前言
25届的秋招可以说是有些“天塌了”,尤其是在后端方向。本文记录了我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路径、实习经历、过程思考以及秋招的经验总结,希望能够为后来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。
大学
大学伊始,我便跟随学长学习C语言,幸得学长的青睐,进入了学院的顶尖技术组织(后来也成了主任),此后也决定深入后端方向。我的学习从Java、MySQL、Redis这些基础技术入手,刷力扣、牛客巩固知识,接着学习了SSM框架,并参加了多场技术竞赛来积累经验。大二寒假,我跟随第五届字节后端青训营轻度体验了Go Web相关的开发,虽然感受到Go语言的先进性,但我更倾向于Java的生态与理念,于是继续在Java体系下深耕。随后,我开始接触分布式框架,从Spring Cloud五件套学起,并学习了Nacos、RabbitMQ、MongoDB等实际开发中的常用技术栈。此后我也参加了数次数据库内核开发竞赛,在对数据库系统的理解上有了不俗的积累和沉淀。
实习
大二下,我在后端的自主学习上已经触摸到了瓶颈,开始着手寻找实习机会,先后周转了四家知名企业进行实习,每一段实习都足以影响我半辈子了,上岸以后回首,也颇有感触!
-
锋巢集团
我的第一段实习多亏了大佬学长的介绍,获得了“上海种子计划”的绿色通道,进入了锋巢集团。尽管公司规模不大,但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。我有幸认识了许多行业大咖,包括CEO韩松、汽车博主韩路等,同时也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实习同事,有英国留学背景的同学,也有来自上交、浙大的学霸,当然,也有像我一样不甘平凡的普通人。一次公费出差到上海的交流学习机会,让我参加了多场知名创业公司(地平线、喜马拉雅、北辰青年等)的CEO分享会,了解了创业者的心酸与智慧,也结识了一些top2高校的同学。这段经历让我再次意识到,所谓的“天才”是如何光芒四射,自己则仍有很多需要追赶的地方。 -
蔚来汽车
第二段实习我来到了蔚来汽车,负责企效中台的后端开发。第一次接触中台产品,我就被其在技术高度和数据价值挖掘上的独特魅力所吸引。中台产品不仅规模庞大,且与业务紧密结合,能够通过数据反哺业务,帮助公司在多个维度实现价值。我参与的第一个企业级中台项目是消息平台。回到学校后,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成立了一个不太正规的研发组,复刻了类似的产品,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不断迭代和优化,逐渐做出了能够独树一帜的特点。 -
京东集团
第三段实习,我通过好友的内推进入了京东安全实验室,见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同事和一位“神一样的老板”——Flanker,作为一名世界顶级黑客,他在世界互联网圈子都有着不小的名气。那时我才真正理解了一句老话:“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”,与这些人并肩工作,让我深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也更加明白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。除此之外,我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朋友,他们的背景和经历让我对顶尖的学术者有了重新的认识(有意思的是,有位博士学姐愿意将她即将发表的CCF-A论文赠予我一个共一作者,但无功不受禄,忍痛拒绝了,现在想来亏了一个亿呀)。如果你也是京东信息安全部的同事,那也许我们间接认识过,作为2023年京东年会的幕后筹办者之一,我们仅靠三个人的协作便做到了毫无纰漏,这也成为了我的一段荣誉。 -
小红书
最后一段实习是在小红书做风控引擎,我对于小红书这个企业只有三句评价——“外强中干,理想主义,无根之萍”。但我也非常感激我的mentor,他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资深程序员,有着前蚂蚁P7的背景,以及无限接近P8的技术高度。尽管他于我的技术传授不多,但我在他身上学到了许多职场智慧,包括沟通的智慧、做事的沉稳、职责的边界以及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生活的平衡。或许在我工作几年后,这些无形的经验仍然会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秋招
我的秋招之路起初顺利,提前批便已进入面试密集期。在“七月上”(顺便一提,这首歌也很棒)我陆续面试了飞书、米哈游等大厂,然而鏖战到了八月,这些面试都以失败告终。米哈游三轮技术面没有失误,仍然被淘汰,那时的我陷入了深深的内耗,或许这就是双非本后端的无奈。在这场秋招中,“双非”“本科”“后端”这三个词单拎出来都是地狱的难度,一纸学历竟可以否定所有的努力,高等教育的意义真的只是为了延缓就业压力?
然而生活总要继续向前,后来在提前批通过了“小黑盒”的面试,在谈薪环节我给出了26k的期望,果然被拒绝了,他们只愿意提供24k,没关系,我也拒绝了他们,十二年的苦读,我必须找到对的起自己的工作。
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经历了无数轮面试,但始终未能拿到一个offer,那时我有些后悔。但很快在10月底,我在深信服的线下面试中脱颖而出,从一群92硕士中抢到了北京唯一一个SSP offer,年薪总包40w,还额外给了27w的签字费,这让我有些惊讶(普通offer总包通常为25w)。虽然我对这家公司并不感兴趣,毕竟它是安全领域的龙头企业,我还是签了三方协议并获得了一个月的喘息。
运气不错,很快京东也联系我面试了,对大厂窝了一肚子火的我在京东的三轮面试中火力全开,直接定档SP,但深受学历的迫害,薪资还是被hr压到了普通价,只给了一些签字费补偿我。无奈,我确实对京东的业务更感兴趣,在京东也积累了不少人脉,深思熟虑后还是和京东签约了,薪资会比深信服高出一些。没关系,习惯了呀。
总结
对于后来的同学,如果坚定选择后端的道路,切记不要因为任何一时的成绩而骄傲,出路只在于脚踏实地做事,踏踏实实做人。25届的秋招是过去十年里最难的,也可能是未来十年里最简单的。不要放弃任何锻炼自己的机会,保持敬畏之心,虚心学习,在技术上不断前进,时间会证明一切的。
一些忠告:不要和前端、测开、客户端这些方向比较秋招或是薪资,人们总是会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忘记最初的梦想,做好自己,要比就和算法比,后端是一条勇敢者的道路,毕竟,风浪越大,鱼越贵!